“天天3.15维权调查”日前发布七行业售后服务质量专项暗访结果,并发布六个消费警示:防止黑心商家缺斤少两;谨防保健品等虚假宣传;谨防家电假冒维修站上门骗你没商量;警惕网上购买珠宝首饰真假难辨;辨别火车站“巧妙”卖保险,消费者遭遇被动消费;知名景区如厕难,免费公厕脏乱差。
“天天3.15维权调查”小分队去年11月份开展服务质量明察暗访工作。其中,汽车售后服务主要是代步车的问题。家用汽车三包规定:保修期内汽车因质量问题送修,5天修不好的从第6天开始给消费者提供代步车或交通补助。暗访发现所选品牌一律没有代步车和交通补助;医院主要是投诉电话的问题;暗访手机主要是了解是否按规定提供备用机。国家手机“三包”规定保修期内手机送修7天修不好的,从第一天起就要给消费者提供备用机。暗访10个品牌,有3个品牌能够提供备用机;暗访家电主要是了解企业承诺紧急情况及时上门服务情况。存在的主要问题:一是有的企业24小时热线全部由机器人服务,所问非所答,晚间紧急情况无法找到人工服务;二是400电话和服务商服务脱节,400加急了,服务商不能及时回应,紧急情况解决不了问题。三是程序复查,400电话客服问一遍住址,服务商信息员又问一遍,上门师傅又问一遍;四是承诺24小时服务热线春节无人值班。
六个消费警示——
1.提醒消费者防止缺斤少两。
2.保健品虚假宣传包治百病,提醒老年消费者要清醒对待。
3.家电假维修站骗人修理,收费严重高于产品费用。
4.网上购买珠宝首饰真假难辨。
5.火车站“巧妙”卖保险,消费者不小心遭遇被动消费。6.知名景区如厕难,免费公厕脏乱差。
“天天3.15维权调查”活动是我国消费维权领域知名品牌,迄今已有10余年历史。该活动通过定期对政府、医院、汽车、家电、手机、保险、通讯、民航、铁路、安全门等十大民生服务领域进行暗访和调查、调研,公布服务质量评分,推动企业提升服务质量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还推动政策完善。活动将维权监督常态化,使消费者权益保护从一年一次的仪式转变为日常行为。法学家河山、服务质量专家李敬凯等认为,“天天3.15维权调查”活动通过持续的监督和曝光,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,还推动了企业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政策的优化,为构建公平、透明的消费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