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公司 > 车企新与旧的缠斗开始了
车企新与旧的缠斗开始了
时间:2022-01-19 发布来源:环球企业网 作者:环球企业网

特斯拉终于在欧洲市场上丢掉了新能源霸主的位置。

就在近日,欧洲市场十一国2021年的电动汽车销量Top 20榜单出炉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,大众以12.43万辆的成绩超越了特斯拉(11.57万辆),站上了榜首。其实,在很早之前我就已经说过,相较于新造车品牌不断冒尖,不断挑战传统汽车厂商的中国市场而言,欧洲消费者在选车时依然显得很传统,就算是选新也新得很“老”。

在欧洲市场之上,除了站上榜单第二的特斯拉之外,前十位的排名依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牌汽车集团。雷诺、现代、标致、起亚、奥迪等,似乎欧洲市场与中国市场,已经宛如平行世界。在电动车时代,这些品牌似乎在欧洲成立了一个“根据地”,并因此而有了“反攻”回中国市场的可能性。

所以,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,看起来刚刚稳住的新势力们,是否能够应对“老势力”们在电动车市场的反扑?

当大象转过了身,就势不可挡了

如果要问我的观点,我显然会把自己的那一票投给那些拥有过百年底蕴的老厂商们。这并不仅仅因为我是李斌搞不懂的那群人,更重要的是,作为一个学汽车工程专业的人,我总是相信体系的力量,OEM的力量。我从来都相信,一旦百万级的OEM体系转向电动车的生产,那么其加速度将很难被抵挡。

传统的汽车三大件,虽然随着造车旧时代的逐渐远去而不再占有那么重要的位置。但更好的装配工艺,更好的零部件适配,更好的底盘调校,依然将成为一辆好车的衡量标准。而在这一点上,新造车实力似乎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搞懂。毕竟,底蕴这个东西还是很难速成的。

而如今毫无疑问的是,欧洲的老牌豪门们已经拉开了全力冲向电动化时代的序幕。早在去年的IAA上,BBA三大豪门就快速出车,并且公布了自己到2025年的电动化路线图。

随之而来的事情我们都看到了,奔驰的EQ系列已经基本成型,同时旗下的Smart也明确了要完全电动化的目标;大众ID.系列产品体系也已经完成。如今在中国市场上,南北大众都已经开始蓄力推广ID.车型,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(去年不足一年的时间,ID.销量已经超过了7万辆)。

当然,瞄准了电动化趋势的还不止于德系品牌,还包括法系。在不久之前宣布即将离开中国商用车市场的雷诺,其实也早有了这方面的打算。早在去年年中,他们就宣布将在2030年将旗下90%的产品电动化。

而就在前几天,雷诺将这一计划再次提速,目标KPI被提升至了100%。显然,这是一个破釜沉舟的计划,对于在2021全年依然可以在全球市场卖出近270万辆车(尽管同比下降了4.5%)的雷诺而言,是什么促使他们下了这样的决心?

毫无疑问,老牌豪门们都不约而同地听到了——时代在召唤。

对于这些豪门来说,设计制造能力是现成的,产品系列化的速度也远非白手起家的新势力们,以及从科技领域破圈而来的“技术宅”们所能比拟。不论是油改电,还是搞个新平台,他们都有能力将时间成本大大缩短。

毕竟,大象转身尽管缓慢,但一旦转过来、冲刺起来,这个势能是谁也不能小觑的。

抓住智能,才能赢得生机

既然大象冲刺起来了,那么新造车们是否就已经毫无机会了?显然,不论是谁都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。因为有一个很细节的问题埋藏在其中,那就是电动车是否等于智能汽车?

纯电动车的能源模式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。毕竟,汽车新能源化的最终目的只是节能减排,降低人类出行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污染,而电动化只是一个可以尝试及探讨的方向而已。

目前,氢燃料电池车依然似乎看起来是一个更优选,只要解决燃料运输成本的问题,其补能时间显然让其在与电动车竞争的过程中更占优势。因而,当我们讨论新造车时,其实电动化仅就目前看起来,都并非确定的最终解决方案。

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汽车智能化的方向。就现在而言,几乎所有人都在努力将未来的出行生活,打造成由车辆自动驾驶,并基于此为使用者构建一个舒适的移动出行空间。当前,不论是困于技术瓶颈,还是受限于法律法规,所有正在造车的品牌都被阻挡在L3级智能驾驶辅助级别之下而无法再得寸进。

因而,在这一点上,目前不论是新造车还是老厂牌,能做的就是将车辆堆料,以及为用户打造更具科技感的智能驾驶座舱,使用效果更佳的人机互动体验。其中的差异,仅仅在于好用与否。

但这些只是枝节,智能驾驶才是主干。就在去年末,奔驰S级的L3级智能驾驶辅助,获得了在德国合法上路的许可;与此同时,就在刚结束的CES展上,智能驾驶领域重要厂商Mobileye的PPT上,也写上了宝马7系。这也似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佐证,宝马的L3应该很快就会到来。

奥迪则更狠,早在2019年就关闭了L3级智能驾驶辅助的研发,转而一边研发更好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,一边直接越级研发L4级自动驾驶。要干就干票大的,简直望之令人生畏。

所以,老厂牌们早就看穿了一切,并主动将未来汽车的灵魂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。

但,未来汽车的灵魂似乎并不止智能驾驶这一个。

有雄厚的积淀,也有体系的羁绊

在当今这个时代,如果我们讨论汽车产业,仅仅将目光投放在汽车产业上,显然格局就小了,因为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,而是跨界。

就在月初,万能索尼进入了造车的行列。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“索尼大法”爱好者都感受到巨大的惊喜。但就我的观察而言,在数码科技几乎所有硬件领域都处在第一梯队的索尼,其实依然不是造车厂商们最大的威胁。更巨大的威胁,似乎来源于那些靠软件取胜的公司。

你知道我说的是苹果,我说的是谷歌。尽管看起来,他们的造车之路无比坎坷,但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憋一个大招。这些将目光投向更好的应用界面,更好的操作系统,乃至于AI领域的大能们,不知哪一天就能如乔布斯当年,从牛皮封中取出MacBook Air那样,给你来个大惊喜。

当然,有看起来不顺的,还有看起来搞挺好的。华为目前似乎看起来就挺好。虽然余承东一直表示华为不造车,但他们所开发的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,所想要实现的野心,远比造车来得更大。

华为有自己的一整套逻辑,在华为的全栈解决方案中,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网联、智能车云都继承在了一起,甚至还拥有AR-HUD这样的智能化部件。也就是说,如果很多人认为元宇宙还在网络游戏中,华为则有可能将之实现在汽车之上。

如果说,汽车大佬们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智能驾驶,那么华为将目光投向了打造有生命的汽车这个更宏大的选题之上。而所有的汽车,都是这个生命的载体,也就是在更早时候人们热议得最多的“灵魂”与“躯体”的关系。

现在的问题是,谁能愿意开放出这个躯体。赛力斯?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想的选项。更多时候,谁也不会放弃自己对于身体的掌控权。上汽的陈虹不会、大众的迪斯不会,丰田章男恐怕也不会。

毫无疑问,在企业的自主权方面,谁也不会放弃核心技术研发的权利,哪个董事会的投票者们,都不会将产品灵魂的自主性拱手相让。因为这才是这些企业能够走过百多年风雨最大的倚仗。

显然,此时新旧造车势力之间最大的矛盾已经不在于谁对谁错,而在于两个都对,但立场完全相左。因而,不同的立场与相同的目标之间,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竞争。毕竟,最终胜出者不会太多,因为谁也不愿意每换一款车,就要重新适应系统。

而老牌车企如何做到大而不笨,在与更为灵活,视野更前瞻的科技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,才是下一个阶段灵魂之争中,更容易让人感到刺激与期待的议题。

推动趋势的,还有更多人

新造车势力,其实之所以被称为“势力”,并不仅仅因为他们造车,更因为他们背后还有一股股的势力。

是的,我说的是资本的力量。如果说老牌车企的股份构成比例,早就已经固化,优质资产很难被新的资本所拥有,那么新造车企业就是一个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。在去年的年初蔚来的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大关,显然就是资本的胜利。

尽管目前蔚来市值已经跌落进了500亿美元以内,但对于一家成立不足十年的公司而言,依然无疑是成功的。当然,资本的照顾还会不断催生出新的明星企业。在2021年的全球车企市值榜单之上,美国的一家后起之秀Rivian凭借894亿美元的市值,站上了全球第六位的位置。

而排名第一的特斯拉,凭借10900亿美元的市值,成功超越了排名第二的丰田(2547亿美元)四倍。毫无疑问,在资本的世界里,牌子老不管用,车卖得好也不管用,新鲜而有亮点,还能迅速蹿红,才有用。而有了大佬加持,有了钱,才有资格在技术的赛道上持续跑下去,从而赢得可能的,跑赢的机会。

除了资本之外,因智能电动车而兴起的全新产业们,同样有为新造车加持的可能性。比如,就在最近,几乎成为中国所有电动车股东的宁德时代,宣布将进入换电的业务领域,并推出了换电品牌EVOGO。事实上,瞄准了这一块蛋糕的并非只有宁德时代。去年末,中国石化也开始新增了换电业务,蔚来也在几乎同期与壳牌携手共建换电站。

除此之外,在更早之前,还有更多人都已经介入到了电动车的配套项目中去了。比如打造充电品牌,铺设充电设备,制造雷达、摄像头等等。毫无疑问,这些因电动车的兴起,为解决电动车痛点而催生出的产业,至少在目前阶段,将无可争议地全力支持新造车势力的崛起。

当然,这些配套的产业也并非只认准新造车品牌。毕竟,有需求就有供给,桌子上有两张钱,谁也没兴趣去区分哪张是新造车给的,哪张是老造车给的。只要能养活产业,只要能带来利润,那就是好造车企业。

所以,现在说谁能在这条新能源化,智能化的赛道上站稳,谁会反扑,绝对太早。毕竟,最激动人心的新、老造车势力之间的缠斗正在开场。

谁能赢,不知道,但我知道,会很好看。